10月15日,湖南海利高新技術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利集團)在長沙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來自全國化工研究院、農藥業界的代表和海利集團全體干部職工800余人歡聚一堂,隆重慶祝湖南化工研究院成立70周年。
海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衛東在慶祝大會講話時指出,自1951年成立以來,一代代海利人追隨時代腳步,一路篳路藍縷,團結奮進,求實創新,取得了突出成績,在推進湖南化工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七十年來,堅守初心信念、不斷求索攻堅。
劉衛東介紹說“研究院成立之初,我們以“科研引領湖南工業振興”為己任,在條件簡陋、設施短缺的情況下,白手起家,以時不我待的創業精神,攻堅克難,先后在陶瓷、輕工、化肥、選礦、精細化工和農藥領域取得傲人成績。1973年原長沙農藥廠撥交我院,后更名為試驗工場,開始了科研成果產業化。1994年組建股份公司,1996年成功上市,先后并購江西貴溪農藥廠、株洲燒堿廠、中國農大涿州種衣劑廠、常德長豐化工農藥廠。2000年,湖南化工研究院整體轉制為海利集團。近年,先后合并湖南省塑料研究所、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下屬興蔬種業。目前,海利主業已從農用化學品,拓展到高分子材料、作物種子等領域,成為了一家擁有總資產36億、凈資產近21億的大型國家創新型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名列行業前茅。”
七十年來,堅持自主研發、實現行業跨越。
劉衛東表示,他們緊盯國家戰略和行業趨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創新能力建設,成為我國農藥工業研究領域的尖兵。建有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五部委授予“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實現了由“地方隊”向“國家隊”的跨越。制定國際標準2項,國家農藥生測標準和國家農藥殘留限量標準168項,實現了我國農藥生測標準“零”的突破。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創制農藥新品種---硫肟醚、硫氟肟醚、氯溴蟲腈和甲硫嘧磺隆,實現了我國農藥由“仿制”向“創制”的跨越。先后攻克甲基異氰酸酯、呋喃酚等“卡脖子”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建有全球最大的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生產基地和國內最大的種衣劑生產基地。獨家生產的甲基嘧啶磷,作為新一代綠色新型儲糧防護劑,正廣泛應用于全國上千家大型糧庫。自主研發的丁硫、硫雙威、甲萘威、殘殺威等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與富美實、拜耳、先正達、科迪華等國際農化大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產品暢銷五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七十年來,堅持深化改革、勇于創新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率先進行技術經濟責任承包,成為湖南全省科技體制改革的先行者。九十年代,實施科工貿一體發展、推行股份制改革,成為湖南省第一家在上交所上市、全國科研院所第二家上市公司,實現了科研院所向科技型企業的轉變。近年來,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建立“三能”機制,實施核心骨干持股、中長期激勵,有效激發了員工干事創業積極性。近五年,工業產值和營收指標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實現業績三連增、目標三連超。
七十年來,堅持黨建引領、履行社會責任
海利集團始終堅持加強黨的領導,把黨的建設融入科研、生產、經營工作之中,推動了公司不斷發展壯大。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科研成果先后在省內外上百家企業轉化,累計創造產值上千億元;積極參加脫貧攻堅,兩輪駐村幫扶省級考核均為“優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主動請纓,僅用48小時,完成技術研發、裝置改造,第一時間將合格消毒用品投放到抗疫一線,極大緩解了疫情爆發初期消毒物資緊缺的局面,獲“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組建了省級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積極參與全省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主動關停位于城鎮人口密集區的望城、株洲和江西貴溪老生產基地,妥善安置員工1000多人,在搬遷改造中起到了標桿作用。公司連續十三年被評為“湖南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多次獲評“湖南省環保模范企業”。
七十年來海利集團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大力支持,離不開合作伙伴和兄弟單位的真誠合作、相互幫助,離不開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的孜孜以求、不懈努力,離不開老一輩的艱苦奮斗、辛勤耕耘。
七十年的流金歲月已成昨日,風雨兼程中,正邁著昂揚的步伐走向未來。劉衛東表示,下一步,將以“讓糧食更安全,讓生活更美好”為使命,聚集主業,通過科技創新,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優化,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落實湖南省委、省政府“三高四新”戰略中彰顯新擔當,為服務好湖南農業現代化、服務好鄉村振興、服務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到2025年,努力實現進入中國農化行業前10強。
面向未來,四個堅定不移,爭創農化標桿
劉衛東表示,海利集團將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集團高質量跨越發展;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技術創新推動集團轉型升級;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堅定不移地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以行業一流標準推進現代化企業制度建設;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企工程,以雄厚的人才優勢為海利揚帆遠行提供不竭動力。
充分發揮四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作用,整合創新資源,努力打造我國農化領域技術制高點。圍繞食品安全、農業安全、環境安全,加快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新的農藥品種,做到人無我有;提升現有裝置智能化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做到人有我優;加快關鍵核心中間體技術開發,延升產業鏈;加強檢驗檢測平臺建設,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優化產品結構,產品由殺蟲劑拓展到殺菌劑和除草劑;依托湖南省塑料研究所技術優勢,大力發展高分子新材料;優化農技服務模式,做強蔬菜種業,積極推行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程服務解決方案。調整產業布局,全力推進江西貴溪新基地二期項目和寧夏基地建設,加快省內海利高新技術產業園的落地。主動融入國際和國內雙循環,為湖南省“3+3+2”產業集群建設貢獻海利力量。
加快建立健全競爭、激勵、約束、監督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大力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選騁、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加快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全面推進用工市場化,完善市場薪酬分配機制,推動薪酬分配向作出貢獻的人才和一線崗位傾斜。建立科研成果利益分享機制和知識產權效益分配機制,實施中長期激勵和核心骨干員工持股,穩步推進集團主業資產整體上市。
以國內外知名農化企業為標桿,對標趕超,加快體制、機制和管理創新,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到“十四五”末,企業內部管理達到全國農藥行業先進水平。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和客戶至上意識,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加大產品登記力度,突破貿易壁壘。制定更多的國際標準和行業標準,增強市場話語權。通過新工藝開發、數字化改造、裝備水平提升,從源頭提高本質安全和環保水平,落實新發展理念。秉承“海納百川、利在千秋”經營理念,同廣大合作伙伴共同構建同利益、同情感、同命運的伙伴命運共同體。
拓寬聚才引才通道,引進一批學術帶頭人、專業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通過推行揭榜掛帥、輪崗交流、掛職鍛煉等方式,加大優秀年輕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力度,造就一大批具有敏銳市場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開拓能力、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以價值創造者為本,不斷完善人才評價標準與激勵舉措。形成以事業吸引人才、以制度用活人才、以薪酬激勵人才、以責任錘煉人才的良好人才生態鏈。
劉衛東滿懷信心說,歷史銘刻著昨天的榮光,記載著今天的奮斗,也照耀著明天的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守正創新,篤行致遠,全面推進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落地落實,以決戰決勝的信念和勇氣,努力向百年企業、百億企業目標奮勇邁進。劉衛東表示,堅信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合作伙伴精誠團結、互惠共贏下,有足夠的信心、足夠的能力,如期實現奮斗目標。